小杨哥劝大家别发大财
小杨哥:不要发大财
小杨哥又上热搜了。
2024年伊始,当很多人怀揣着“暴富”的憧憬互相送出祝福,准备好迎接崭新的一年时,小杨哥却反其道而行之,浇了一盆冷水:不要发大财!
在日前的一场直播里,抖音粉丝过亿的网红“疯狂小杨哥”劝说直播间的观众:“别发大财,发那么大财干什么,我和你说发小财是最快活的,不要发大财!你发大财了,你要想想这个财怎样才能长久,发小财差不多够自己用,知足常乐。”
没过多久,#小杨哥劝大家别发大财#冲上微博热搜,阅读量迅速超过3亿,引发过万讨论。
面对小杨哥的这番言论,网友们立刻炸开了锅。热度最高的评论都是:“那把大财留给我,你留小财去快活”“把钱给我,还你自由,这苦我来受”“你是挣够了”等等。
据悉,小杨哥的“三只羊”集团2022年GMV近60亿,2023年预计达到150亿,小杨哥完全称得上是已经发了“大财”。
不少网友都认为,小杨哥说这样的话完全是在“凡尔赛”,也就是在用看似不经意的言论炫耀自己的优越感。
网友们甚至还将对小杨哥的调侃,编排进了一个经典的段子里:“不知妻美刘强东,悔创阿里杰克马,普通家庭马化腾,一无所有王健林,北大还行撒贝宁,不看工资王自如,别发大财小杨哥……”
面对“炫富”质疑,小杨哥却表示:“不要羡慕,羡慕啥呀,我要知足常乐,人就这一辈子!我现在要是去买个轮船的话又舆论了,我能买吗?我不能买!我啥都不能干,我以前还喜欢去酒吧蹦迪,我现在能去吗?一去又被别人说。”
由此看来,小杨哥认为过多的财富反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。正因为自己得到了太多的关注,一言一行都必须小心谨慎,如果向外界展现出自己富足优越的生活,就很可能遭到舆论的围攻。
因而从小杨哥的角度来看,“别发大财”可能还真是心里话。但是当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既得利益者,去劝说一些可能还一无所有,且对未来充满向往的人“别发大财”时,引发反感也是必然的。
马云:我对钱没有兴趣
在小杨哥之前,因为发财或出名而产生新烦恼的大佬们并不在少数,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马云了。
在一期节目当中,马云曾表示:“我从来没碰过钱,我对钱不感兴趣。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,是每个月拿91块钱,我当老师的时候。那时候我每个月省钱,我知道再熬几个月,我可以买个自行车。”
2016年,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言时,马云还表示,创立阿里巴巴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错误,因为在集团工作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。
他声称:“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阿里巴巴。我没料到这会改变我的一生,我本来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,然而它却变成了这么大的企业。”
几年后,再次提及“悔创阿里”时,他表示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,会尽量不把公司做这么大:“自己确实有后悔过,本该好好享受生活的,但这就是生活。”
和小杨哥类似的是,马云也曾倡导“发小财”,而非“发大财”。
他认为,工资两三万最幸福,钱多了麻烦就来了:“超过一两千万,麻烦就来了,你要考虑增值,是买股票好呢、买债券好呢、还是买房地产好。超过一两亿的时候,麻烦就大了;超过十个亿,这是社会对你的信任,人家让你帮他管钱而已,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你的钱。”
对于普通人来说,可能还巴不得去感受一下这些“有钱人的烦恼”。但真正到了那样的位置以后,需要顾虑的问题确实也有很多。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
1907年,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、“石油大王”洛克菲勒曾在一封写给孩子的信中说道:“我拥有巨大财富,我也因它而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。”
能力和责任,就像权利和义务一样,总是相生相随的。能力和权利不会带来烦恼,但责任和义务可以。
在一个人出名、成功以后,往往也意味着肩负起了更重的社会责任。就像以阿里巴巴的体量,虽然在不断创造财富,但也要对成千上万的员工,以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负责。当初的马云作为掌舵者,即使向往自由,也无法说走就走。否则一旦这艘万吨巨轮倾覆,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。
如今虽然马云早已退出台前,但还是会在阿里遭遇坎坷时出面鼓舞士气。此前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之际,马云就罕见在内网发声:“我坚信阿里会变,阿里会改,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。”
对于已经成为“企业家”的小杨哥来说也是如此。“三只羊”此前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,集团员工数量从203增加到879,增速超330%,还为全国213个城市的超10000名线上剪辑师提供了就业机会,帮助人均收入提升约17000元。
据小杨哥此前表示,三只羊开展的直播切片业务,每月要为10000名员工发放超过5000万元工资——财富在积攒,责任也在积攒。
于他而言,“发大财”也意味着身不由己。尤其是在创办了企业以后,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和家人,还有那些对他满怀期望的员工、剪辑师、合作商等等:“不要做那么大,做那么大你看你背后多少人,你不做都不行,你想下来都下不来的。”
还没有任何评论,你来说两句吧